梦到佛接引往生 梦见佛接引
9132023-09-13
大家好,关于梦到佛接引往生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梦见佛接引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本文目录
《华严经》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。
有些人说:我的根器不行,不能修十大愿王,怎么办呢?还是有办法。
我们看第二个经典它的传承。
「而《观经》下品下生,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,临命终时,地狱相现,有善知识,教以念佛,彼即受教称念佛名,未满十声,即见化佛授手,接引往生。
」
前面的《华严经》当然是一个很高的境界,这是一种大乘的善根成熟菩萨所修的。
在净土当中,它又开出一个特别的方便,就是在《观经》的九品往生当中,有一个下品下生,这个下品下生是什么境界呢?「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」这个人他平常是做什么事呢,造五逆的罪业,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,乃至于十恶,乃至于具诸不善,就是什么恶事他都敢干,这个人大概是不深信因果的,这是一个平常的因地。
这个人到最后怎么办呢?
「临命终时,地狱相现」,临命终时,这个罪业太重,花报就现前,这个地狱的火。
这个中阴身现前,就是马上从中阴身要转成正式的果报,就是我们讲前阴中阴后阴,前面的五阴已经是被无常所破坏,下面的地狱的五阴还没有生起,这个时候有一个过度时期叫做中阴,这个时候他就看到什么中阴呢?看到地狱的中阴,就是地狱的猛火现前。
这个时候,在这个紧要关头有点转机了,我们看什么转机呢?「有善知识,教以念佛」。
这个时候就在紧急的情况,这个善知识,特别是指对净土法门有了解的善知识,这个善知识就「教以念佛」。
「教以念佛」这个地方,印祖讲的比较简单,但是从经文来看,它是两个内容:第一个、这个善知识要告诉他要忏悔,告诉他因业果决定,你造的恶业,这个是地狱的果报,你要以忏悔心来断相续心,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、再介绍他成就净土的因果,怎么样念佛、怎么样往生极乐世界,或者就先赞叹极乐世界的果德、极乐世界的庄严,然后再说明它因地的修行方法。
就是第一个先教他忏悔,先破恶然后再生善。
这个人也是有善根的,我们看,他听了以后「彼即受教」,他就接受了,接受了以后「称念佛名」,这一念心至诚恳切的来忆念弥陀的名号,乃至于「未满十声」,这个时候「即见化佛授手接引往生」。
这个意思就是说,他以十句佛号的功德,把一个地狱的众生,转成一个佛道的众生,因为他到极乐世界必定成佛故,必定成佛。
极乐世界,我们讲它是不退转的,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你到那个地方,你在那一期的生命决定成佛。
这个十句佛号有这么大的力量,把一个十法界里面最低法界的众生,把他超生到佛法界,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
当然这个理论上,一切法毕竟空,一切法无自性,这个理论也是真实的,业力没有自性。
这一切法没有自性,从因缘的角度来说,这当中有个道理的,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讲出了三力不可思议,就是说一个地狱的中阴身的众生,凭什么往生极乐世界,就凭他这一句佛号,一句弥陀念诵听,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,他这样子一听回去以后,有三种功德力:
第一个、心力不可思议,他在临终的时候,那一念心是无前念、无后念,非常猛力。
心能造业、心能转业,他能够念的那一念心不可思议。
其次、法力不可思议,他所忆持的是一个万德洪名,名以召德,阿弥陀佛的名号,是总持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。
换句话说,阿弥陀佛把所有的功德放在这个佛号、放在这个声音上,这个万德洪名,所以他这一念心,跟弥陀名号一接触的时候,这个功德力就产生出来。
譬如说,我们这个身体是没有香气,「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」,我们这个身体跟香气一接触呢,这个香气就能够跑到我们身体里面来,「如染香人身有香气,此则名曰香光庄严」。
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万德洪名亦复如是,这个万德洪名的功德力,就渗透到我们内心里面去了,法力不可思议。
其次呢,佛力不可思议。
佛的那个大悲心,佛陀是没有灭度的,这件事我们应该要清楚,《法华经》佛陀很认真的说,佛陀是没有灭度的,佛陀所灭度的,是那个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丈六比丘相,那个应化身。
佛陀那个无量功德的清净法身,那个灵灵觉觉的佛性,昼夜六时恒常的在加被我们。
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,他没有休息,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,他的功德是存在法界的,但是你必须要念他的佛号,才能够跟他的大悲心接触,感应道交。
所以这个地狱的众生,他念这句佛号以后,能念所念性空寂,感应道交难思议,他这一念心就依止弥陀的名号,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,佛陀就放光照射,那么这个时候就接引往生。
三力不可思议,就凭著这三力,转地狱的果成金莲花,所以这个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
这个人,它的意思是说,他完全没有学佛,他什么时候才学佛,他临终才开始学佛,他在短暂的时间,发出那么大的功德力,这个是一个净土的他力门的特色,当然对我们也有很大的鼓励作用。
这个是把净土摄受众生的最低的也标出来,前面的《华严经》是一个法身大士,上至文殊普贤,这个地方是把净土的最差的标准也标出来,下至五逆十恶。
佛光接引冤亲债主往生莲位是一种佛教信仰,指的是通过念佛、供养等方式,让冤亲债主得到解脱,并往生到莲花中。
这种信仰认为,人的灵魂是不死的,可以通过修行和积德行善得到超脱,从而进入极乐世界或往生到莲花中。
而那些被冤枉的人,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解脱,并往生到莲花中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信仰并没有科学依据,只是宗教信仰的一种。
因此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,不要过分迷信。
这当然是好梦啊!
代表你与佛有缘。
但凡梦到佛菩萨罗汉法师僧人寺院,一般来说,做这样的梦,都代表你与佛有缘,尽量不要过分在意梦的内容。
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解梦方法,要么是周公解梦(中国),要么是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(西方),他们虽然是人中之杰,但是佛却是“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、四生慈父、人天教主、三类化身”这样的伟大所在,他的智慧与高度,远远不是周公及弗洛伊德所能仰望的。
所以一旦梦见佛菩萨罗汉、僧人寺院等,这些梦就不会有特别的含义,而是代表了你跟佛有缘。
这些情景的出现,代表了你的上一世乃至更多的上一世因为种种缘故,佛在你的识海里种下了种子,然后这一世又因机缘巧合唤醒了记忆,告诉你应该与佛亲近,多做善事,好好修行。
甚至我们在放生的时候,对着放生的动物念三皈依或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,都会植入这些动物的识海里,然后往生后蒙佛力加持指引转世为人,作为人的时候,也会做这些梦,来唤醒与佛的因缘。
佛菩萨罗汉都是得道的高人,从来不会去干涉和改变别人的命运,所谓“命自我造,运自我求”,佛菩萨罗汉会依照佛法给予我们指点如何前进的方向,教会我们的方法。
因此,上一世乃至更久远的过去我们与佛有缘,因而种下的种子,今生通过特别的契因呈现在梦里,让你对佛升起亲近心和恭敬心,能够在这一世多做善事多积福德,而且,因为有这个种子在,如果修行,也能比别人更加有悟性、有灵根,也意味着我们今后如果做善事,积累的福报也会更加有利于我们。
——另外,也顺带普及一下做梦的原理。
在佛教的眼里,梦分为四种:
一、宿业梦。
即过去生中所造的经历的重现,有时候梦中梦的这个境界,从来也没有见过,也没有想到过,为什么会作这个梦?这一生没想到没见过,前生曾经想过做过,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,种子起了现行。
人在清醒时,意志比较容易控制;睡眠时意志控制能力就很弱,于是多生多劫之前的宿业,有时会现行,就会作很多奇怪的梦。
二、妄想梦。
这个就是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而导致,最为常见。
三、预兆梦。
预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的梦。
原理很简单,就是三世因果所导致,只不过我们常人不能理解而已。
在我们所处的空间,时间犹如只向前延伸而不回头的轴线;而在更高的维度,时间可以一览无余。
四、鬼神入梦。
鬼神来托梦,这个也是有因缘的。
假如我们要是梦到过去的,或者是家亲眷属朋友,那地藏经上有说得很明白的。
凡是梦到这些,都是他有困难,他有痛若的时候,想来求你帮助。
「当须发决定心,临终定欲往生西方。
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,不愿更受;即为人天王身,及出家为僧,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,大宏法化,普利众生之高僧身,亦视之若毒荼罪薮,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。
如是的决定,则己之信愿行,方能感佛;佛之誓愿,方能摄受。
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,直登九品,永出轮回矣!
」
——《文钞·复高邵麟书三》
我们这一念的信愿是能感,弥陀的大悲愿力是能应。
信愿到底要修到什么标准,才能够跟佛感应道交呢?这段文字讲出它的「量」。
「当须发决定心,临终定欲往生西方。
」这句话说明,信愿一定要达到决定心,什么叫决定心呢?印祖就解释「临终定欲往生西方」,就是我今生的一切努力,只为达到一个目标,我为什么拜佛?为什么持戒?为什么弘扬佛法?为什么忏悔业障、积集资粮?就是「临终定欲往生西方」,就是一个目标,临终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,就是一点犹豫不决都没有。
有些人的心情,认为往生也好、不往生也可以,这种心情就不是决定心,这样子就没办法感应道交。
所以这个净土法门一定要决定心。
这个决定心印祖再讲出它的相貌,令我们更加清楚,看第二段。
「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,不愿更受;即为人天王身,及出家为僧,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,大宏法化,普利众生之高僧身,亦视之若毒荼罪薮,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。
」
所谓的决定心,就是不要说,这个碌碌庸庸,一个平凡的人身、就是生老病死这样过一生,我们不想受,就算是人王,你下辈子做大国王,做转轮圣王好了,统领四天下,七宝千子,或者让你做天王,忉利天天王,或者大梵天王。
或者你说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我不欢喜,有种种过患。
给你出家为僧,这个出家为僧,不是普通的出家人喔,你看「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」,这个在自利功德当中,有这种境界,「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」,内心当中有禅定、有陀罗尼,有禅定有智能,成就这么殊胜的自利功德,这一念心能够得大总持;在利他方面呢,「大宏法化,普利众生」,你弘扬佛法的时候,很多的眷属来听你弘法,你有很好的弘法因缘,你有这种自利利他的「高僧身」。
「亦视之若毒荼罪薮,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」,也应该把这种「高僧身」当做是一种毒荼。
这个荼就是一种毒的菜,文中指毒的意思,把它当做一种毒药,把它当做一种罪业的根源。
因为这个三界,我们凡夫还是有漏的心,在三界很难抗拒不造罪业,这个三界的果报很容易生起罪业,这种身心是罪业的根源,所以「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。
」
这个「出家为僧,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,大宏法化,普利众生之高僧身。
」我听过很多在家居士,他的心情就是这样子。
他跟我说:哎呀!
师父,在家人实在是太苦恼了,下辈子一定要出家。
我心里想:你下辈子发愿要出家,你为什么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呢?是不是更彻底一点,出家不见得就能够解脱,出家的因缘是好一点,但是恶因缘还是很多的。
只要是三界的果报,都是苦恼的,都是有种种的退转的因缘,我们对三界要发决定之厌离的心。
在《净土圣贤录》讲一个公案,它讲一个法师叫僧藏法师,他修苦行,平常就是为大众师做劳力。
《净土圣贤录》提到说这个人很特别,他任劳任怨,这个是不简单。
一般我们任劳容易,任怨难,你工作做很多,人家批评你,你就受不了。
他不是,他任劳又任怨,他晚上读诵大乘经典、然后就念佛,他这样子修了一段时间。
他在临命终的时候,他那种功德力,修福修慧,修慧修福,临命终的时候,六欲天次第来迎,一开始是四天王天中阴身现前,最后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那个地地殊胜。
结果他内心都不动摇,「这个不是我要的」!
这个六欲天,他都不动心以后,六欲天就次第的消失掉了,最后阿弥陀佛才现身,他就是一念的信愿,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往生极乐世界。
这个故事后面古德有一个评注,它说:临命终的时候,心思是何等的散乱,六欲诸天是何等的殊胜,而能坚定如此。
你看看!
我们没有看到这个欲界天的境界,我们不知道的,在经论上说,六欲天的天人,他剪下一块指甲,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合起来,价值比不上他一块指甲,我们这个指甲是剪剪,当垃圾丢掉。
天人的果报是这种境界,他剪下一个指甲,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合起来,比不上他一个指甲,可见果报的殊胜。
但是书中并没有说他是一个圣人,我相信故事中的法师还是个凡夫的境界,他面对这么殊胜的这种境界,他不动心,这个不容易。
所以我们要注意,我们临命终的时候,有时候是阿弥陀佛马上现前,那当然是感谢三宝,那个最好。
但是,有时候我们也持戒、也修福,万一是诸天的中阴身现前,那怎么办呢?你想想看,这件事怎么办呢?你能不能经得起这种诱惑呢?在临命终的时候,古德说:阴境若现前,瞥尔随他去。
你只要一个念头差错就投胎,「我再来一次」,没有机会,你这一个念头一动,就等于感应道交,跟欲界感应道交,没有机会让你去考虑,也没有第二次机会,失败就失败。
所以这个「决定心」也是不容易。
所以我们平常就必须要预防、抉择,你告诉自己:欲界是苦恼的,不但三恶道是苦,诸天也是苦。
为什么呢?无常即苦,无常败坏,做一场美梦。
结果呢?掉下来重新开始,辛苦了几十年,吃了一个糖果,很甜,吃完什么都没有了,对不对?就像印光大师说的,你念佛人得到一个天的果报,得到一个国王果报,就是用这个摩尼宝珠换糖果吃。
你得到摩尼宝珠,要什么有什么,你往生极乐世界,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你在那一期的生命,决定成佛。
成佛以后,你有无上菩提,当然就得大自在,佛为法王,于法自在,以佛的功德力,自受用是常乐我净;他受用呢,到十方法界里面去现身,千江有水千江月,哪一个众生跟你有缘,你现什么身都好,应以何身得度,而现何身说法,令其解脱。
这个无上菩提就像摩尼宝珠,要什么有什么,而且它是恒常相续的。
所以我们内心当中,一定要事先抉择,诸天是无常的,这种快乐是无常的,不是我们的归依处,所以我们应该对于人王、天王、乃至于这种大法师的境界,「亦视之若毒荼罪薮,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」,这个地方要注意,我们讲信愿具足要到这个程度,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。
「如是决定,则己之信愿行,方能感佛;佛之誓愿,方能摄受。
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,直登九品,永出轮回矣!
」
我们一念决定的信愿行,才能够感佛,佛的大悲愿力,才能够摄受我们,「感应道交,蒙佛接引」,到极乐世界往生九品,就永远离开了三界业力的轮回。
印祖说出了信愿具足的一个量,就是决定心的量。
印祖讲的信愿是智慧相应的抉择,我们透过对于佛陀圣言量的思惟,把我们内心的颠倒拔除,我们总认为五欲是快乐的,诸天的五欲是快乐的,我们要用无常观来破它。
所谓的决定心是发起坚定往生的心。
好了,关于梦到佛接引往生和梦见佛接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,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!